工作室型的私人牙医诊所
与国内同学联系时,他们常问的两句话就是:“几台椅位啊,聘了几个医生啊?”好像老板光指挥不看病?
这几年专业牙医开设的现代化牙科诊所在国内是新事物,管理上也没有历史借鉴,于是很多诊所就模仿企业来管理,走做大的路线。聘更多医生,老板更少看病人或不看了。医院的院长也不看病人。
但是国外不是这样,牙医是自雇业者,更是专业技术人员,不会因为开业聘其他医生而荒废了自己的专业。所以,国外牙医独立开业配助手(有的再加上协作医生)的比较多,而老板或股东则是主要看病人的医生。
所以专业牙医开业的定位是什么?做大还是做精?工作室型还是大卖场型(或更好的词)的?
今天诊治的中西结合家庭就给我们一些启发。他们旅居青岛几年,原来常去的诊所雇的医生多了,老板自己就无心给他们治疗,而是把精力用在人际上,水平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说怎么中国老板一做大就不大看病人了而国外的牙科诊所一般都不大,员工不多,一直是老板诊治,这样才更长久。
分析一下多数人喜欢做大的原因:
1,理念(文化背景):a,排场大吸引人,尤其是过路人,如饭馆。中国号称地大物博嘛。洗浴中心,足疗店都体现一个“大”字 b,官本位。坐门诊看病人比较辛苦,你看国内有几个院长还排班看门诊。c,行政成本高,做大可以走量。
2,操作因素:a,虽然普通老百姓抱怨医疗费高,但是其实医生的技术收费很低.凭一名医生的劳动(一名牙医每天能看的病人有限,时间也有限)很难维持运营(房租水电杂费等)
b,国内的牙医培养模式是医生自己干活,没有助手专业。条件好的诊所自己培养护士调个材料吸个口水,但她们做的更多的是服务,比起国外的牙医助手的技能差之甚远。所以,中国牙医一般自己从头到尾看完一个病人,一两小时连续做很累。太累,就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自然就找机会逃避,让被聘的医生做了。而国外的助手很能分担,只要法律不限制的都可以做,医生不用连续操作这么久,医生只做关键的那一步,正畸医生则多数时只动嘴,多省体力呀。我国的牙医待遇低而且兼着助手的活,效率低,这样诊所就只好多雇医生了——做大。
做大的利弊:
1,利不言而喻。
2,弊,对于专业医生而言,自己不做医生的工作的最大的危机就是荒废自己的专业和失去自己的患者。牙科发展日新月异,不学则退。这几年,还有做大的空间,尤其在流动人口多的地方。但是将来,牙科意识高的人会增多,也会更理性,除了服务外,专业技术将是诊所的核心竞争力。不重技术的老板可能会说,技术嘛,都差不多,就看别的神通了。可是我要说,差得可不是一点点,就看你重不重细节了。
工作室型的牙医诊所分析:
优点:你可以腾出精力研究细节,给自己投资(学习和装备),一样可以团队工作(转诊或跟其他科医生合看病人),跟患者的关系也更近。
缺点:可能开始时收入不多,而且只要不退休,就不能休假太长,因为要看病人。
条件:创业时要有储备资金,没有大的经济压力才能坚持;培养专业助手,尽可能放手给不关键且可重复的工作,也要让患者习惯不是牙医从头到尾给他操做,提高工作效率;享受转研技术的人。
经过考察分析,我还是选择了工作室型的方式。一直有这个设想,但今天才更清晰,也许想创业的年轻同行可以借鉴。